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文末已标注详细文献来源,特此声明。
随着中国海军福建号航母海试工作逐步深入阶段,备受瞩目的第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歼-35凭借其极具未来感的外形设计和卓越性能参数,已被普遍认为是适配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最佳选择。然而,一个关键问题始终牵动着军事观察家们的神经:在福建舰即将形成战斗力的背景下,采用滑跃起飞方式的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中国航母事业的开山之作,其舰载机配置将何去何从?难道它们只能继续使用歼-15系列战机,眼睁睁看着新一代隐身战机与它们无缘吗?
长期以来,国内外军事分析人士对辽宁舰和山东舰的作战能力持保留态度。这两艘采用滑跃起飞设计的航母常被视为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中的试验性平台,是在探索航母技术道路上的过渡型号。由于滑跃起飞方式固有的技术限制,歼-15战机往往需要在载油量和武器挂载之间做出艰难取舍,这导致两舰的作战效能与配备弹射器的现代化航母存在明显差距。然而,2025年9月初央视某档军事访谈节目中,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的一句弹滑兼容的表述,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格局。
弹滑兼容这一专业术语虽然表面理解起来并不复杂,指的是歼-35战机既能通过弹射器起飞,也能借助滑跃甲板实现自主起飞。但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却蕴含着极其复杂的技术突破。这相当于为滑跃起飞航母量身打造了一套动力升级方案。从技术原理来看,弹射起飞类似于借助外力助推,而滑跃起飞则完全依靠战机自身的动力系统和气动性能,就像田径运动员需要通过自身发力完成跳高动作。要让一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吨的隐身战斗机,在不依赖外部助力的情况下,仅凭自身动力从有限的滑跃甲板上满载起飞,必须攻克两大技术难关:一是需要配备异常强劲的发动机,二是要具备极致优化的气动外形。
展开剩余64%歼-35配备的两台涡扇-19大推力发动机正是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所在。根据多方信息综合分析,该型发动机双发总推力预计将达到20-24吨级别。如此强劲的动力输出,足以确保战机在辽宁舰195米长的起飞跑道上,以最大战斗载荷状态顺利升空。这一技术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歼-15在滑跃起飞时面临的油弹不可兼得的困境。据专业机构评估,换装歼-35后,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舰载机作战半径有望增加300公里以上,这不仅是数量级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
弹滑兼容这一革命性设计理念,犹如一把金钥匙,瞬间激活了中国海军现役航母的全部作战潜力。这意味着辽宁舰和山东舰无需进行耗时费力的弹射器改装工程,就能直接列装最先进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将出现由歼-35与改进型歼-15T组成的混合编队。这种隐身战机与非隐身战机优势互补的配置模式,将使两艘滑跃航母的综合作战效能产生几何级数的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升级计划还包含了另一个关键角色——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多项研究表明,这款新型预警机凭借其出色的气动设计和动力系统,同样具备在滑跃甲板上起飞的能力。在现代海战体系中,缺乏固定翼预警机的航母编队就如同失去双眼的巨人。当歼-35与空警-600同时部署到辽宁舰和山东舰上时,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战场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体系作战能力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起一个完整且极具威慑力的海上作战体系。
歼-35弹滑兼容能力的实现,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卓越的设计能力,更彰显了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飞跃。其一机多型的发展思路——同步开发海军舰载型(歼-35)、空军陆基型(歼-35A)和出口型(歼-35AE),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加快了装备列装速度。近期媒体曝光的沈飞新建总装厂房更令人对歼-35的量产前景充满期待。这座规模堪比美国F-35生产线的现代化工厂,采用了先进的脉动生产线技术。孙聪院士提出的战斗机智能制造理念,预示着歼-35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从现有信息推断,歼-35的产量可能接近百架,待新厂房全面投产后,年产量有望突破百架大关。
从福建舰的震撼亮相,到弹滑兼容技术的官宣,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款先进战机的诞生,更是一种创新军事思维的实践。这种着眼于盘活现有装备、优化作战体系的务实发展策略,使辽宁舰和山东舰成功实现了从训练平台到作战主力的华丽转身。中国海军由此一举获得三支可部署隐身战机的航母编队,大幅提升了远海作战能力。这一成就的背后,凝聚着中国航空人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承载着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更展现了一个海洋大国走向深蓝的坚定决心。
来源:总师官宣:歼-35会上航母!2024-11-12 21:25·环球网
发布于:天津市新宝策略-股市如何加杠杆-炒股10倍杠杆-专业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